close

此文章來自於奇摩知識+ 如有不適請留言告知撤除

標題:

太平洋戰爭之研究概況

發問:

想了解有關"太平洋戰爭"這個領域之研究概況,無論古今中外皆可,謝謝 更新: 我是需要"研究概況"喔!想是這個領域有哪些人在研究,有哪些相關著作等

最佳解答:

太平洋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﹐這場戰爭以日本為一方﹐以美國﹑英國﹑荷蘭﹑澳大利亞﹑新西蘭以及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反法西斯聯盟各國為一方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1942年夏威夷時間12月7日7時50分)﹐日軍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下﹐偷襲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-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。同日﹐美﹑英對日宣戰﹐太平洋戰爭爆發。日本出動飛機約360 架﹑軍艦55艘﹐由南雲忠一率領﹐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﹐擊沉﹑擊傷軍艦19艘﹐其中有戰列艦8艘﹐擊毀﹑擊傷飛機200餘架。美軍猝不及防﹐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﹐死傷3000多人。同時﹐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﹐分兵數路進攻香港﹑馬來亞﹑菲律賓﹑印度尼西亞和緬甸。當時美國海軍在這一地區的實力比日本稍強﹐雙方陸空軍實力大致相當﹔但日軍的進攻很少遇到頑強抵抗﹐只用 3個月時間就摧毀並佔領了盟軍在上述地區除緬甸外的所有重要據點。日軍還向盟國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﹐如關島﹑威克島﹑俾斯麥群島﹐新不列顛島等地進攻﹐達到了建立空軍前進基地的目的。 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太平洋戰爭-即所謂“大東亞聖戰”﹐是非正義的野蠻的侵略戰爭﹐因而遭到國內外人民的強烈反對﹐加之日本資源貧乏﹐在科技和生產力等方面也比美英落後﹐經不起戰爭的消耗。因此﹐開戰不久雙方軍事實力對比就發生了不利於日本的變化﹐日軍由開戰初期的局部優勢逐漸轉為劣勢。 1942年5~6月﹐日本為了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係﹐相繼進攻所羅門群島和東部新幾內亞以及中途島﹐在珊瑚海海戰(5月7~8日)﹑中途島海戰(6月4~5日)中﹐日方損失慘重。同年8月7日﹐美軍開始局部反攻﹐在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﹐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。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權﹐日軍連受重創﹐殘兵被迫於1943年 2月從該島撤走。當時﹐蘇軍已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大捷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達到決定性的轉折點。這使日本帝國主義陷於進退維谷的境地﹐只得縮短防線﹔美方也需要時間擴充海空軍力量。故瓜島戰役之後﹐戰況較為沉寂﹐美軍在太平洋只展開了有限的進攻(如1943年 5月奪回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)﹔日軍雖進行反扑﹐但徒勞無功。同年 4月﹐日本海軍主帥山本五十六被美機伏擊斃命。1943年11月盟軍(包括美軍﹑澳大利亞軍﹑新西蘭軍和加拿大軍)開始大反攻﹐裝備精良﹑兵力雄厚的盟軍分兵兩路﹐分別由C.W.尼米茲和D.麥克阿瑟指揮﹐從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佔領區進攻。1944年春夏間﹐美國先後奪取由日本委任統治的馬紹爾﹑加羅林和馬里亞納 3群島﹐日本海空軍力喪失殆盡。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﹐2月佔領馬尼拉。同年3~6月﹐美軍佔領硫黃島和沖繩﹐迫近日本本土 5月﹐德國無條件投降。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無援﹑瀕於全面崩潰的絕境。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﹐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﹐叫嚷“本土決戰”。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發表《波茨坦公告》﹐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。日本統治集團擔心天皇制國體不能保存﹐拒絕接受。8月6日和9日美國把僅有的兩顆原子彈投在廣島和長崎﹐造成居民大量傷亡。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﹐出動157萬大軍﹑3400多架飛機﹑5500多輛坦克﹐在由A.M.華西列夫斯基為總司令的遠東總司令部統一指揮下﹐分兵三路向中國東北挺進。9日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擊。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對日宣戰。與此同時﹐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﹑新四軍以及其他抗日武裝力量﹐向日軍展開了全面反攻。日本陸軍主力關東軍迅即被消滅。由於勢窮力竭﹐日本被迫於8月15日宣布投降。9月2日在美國軍艦“密蘇里”號上舉行簽降儀式﹐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最後勝利。

其他解答:

此文章來自於奇摩知識+ 如有不適請留言告知撤除

76D745343204CA76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pj955v 的頭像
    zpj955v

    航空百科

    zpj955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