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
為什麼筷子會是[一鬆鬆]的?

發問:

在廣東話中, 我們經常說: "唔該畀[鬆]筷子我".... 為什麼筷子會是"一鬆鬆"的呢? 更新: 我是習慣咁講的,也不知從何學來,亦不知是不是鄉下話.

免費註冊體驗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最佳解答:

我同意諸位「雙」的說法,不單意思同,「鬆」音也很接近中古音,有理由相信「鬆」音來自「雙」字。《漢字古音手冊》把雙字的中古音擬測為「???」(國標音標),換音標則是shong,相約於粵音「桑」。 <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> 李白 魏都接燕趙。 美女誇芙蓉。 淇水流碧玉。 舟車日奔衝。 青樓夾兩岸。 萬室喧歌鐘。 天下稱豪貴。 游此每相逢。 洛陽蘇季子。 劍戟森詞鋒。 六印雖未佩。 軒車若飛龍。 黃金數百鎰。 白璧有幾雙。 散盡空掉臂。 高歌賦還邛。 落魄乃如此。 何人不相從。 遠別隔兩河。 雲山杳千重。 何時更杯酒。 再得論心胸。 用粵語來唸,全詩只有「雙」不太押韻,如唸作「鬆」反而押。 《廣韻》中「蓉衝鐘逄鋒龍邛從重胸」屬鐘韻,獨是「雙」為所江切屬江韻,鐘韻和江韻是鄰韻,發音十分相近。江韻字來到粵語大多數保持 (-ong),只有少數變成「-oeng」,常用字只有「雙」和「窗」。 雙字古音:shong (陰平聲) 雙字粵音:soeng1 鬆音:sung1 「鬆」音韻母是「-ung」與「雙」字古韻「-ong」同在深喉發音,只是發音位置稍為高了,正音的「-oeng」則往另一方向發展,但音色差異較大。下圖乃元音音位表,可把圖表假想為整個口腔。 舌位前後 前 央 後 舌位高低 展脣 圓脣 --- 展脣 圓脣 高 i y u i- u- 半高 e- oe- o 半低 e oe o- a 低 aa 詳見:http://input.foruto.com/ccc/jyt/040.htm 總結,我身邊的人沒有說「鬆」音的,相信這是某地區的語音,同一字在這地發展甚異,在那地或沒多大轉變的。 參考資料 郭錫良:《漢字古音手冊》,北京大學出版 《廣韻韻圖》 http://humanum.arts.cuhk.edu.hk/Lexis/lexi-can/ http://input.foruto.com/ccc/jyt/040.htm

其他解答:

廣東雖然是細小,但是已經包括了許多的方言。有時候說的時候,不同口音就有不同的說法,某地方的口音是鬆,其實就是雙。而且廣東話中鬆跟雙頭尾音節是一樣,不同口音絕對有改變讀音之差。 其實最標準的廣東話,形容筷子應該是用「對」。唔該比對筷子我,呢一句先岩。 至於為何香港會說這個呢?跟歷史因素很有關係。香港是個集中國各地人的地方,不同口音方言均會影響讀音,一傳十,十傳百之下,讀為一鬆也不足為奇。 2007-12-24 10:33:04 補充: 在廣當東話中,鬆及雙的聲母都是s字,故正如我所說,不同地方就有不同音。中國那麼大,幾百種方言,不同地方就不同口音。我平時習慣讀「對」,唔該比對筷子我。如果寫出黎用「雙」是正確,但讀既時候,都唔會用書面語瓜?|||||應該是*一雙雙*... 你聽錯我估計你是北方人士講普通話吧... 廣東話亦可講作*一對*... 吾該俾對筷子俾我...|||||應該係"唔該卑雙筷子我" 係"一雙雙"...
arrow
arrow

    zpj955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